“16+1合作”缘何而起?听听中匈总理怎么说!
当飞机即将降落布达佩斯机场时,李克强总理按照惯例把自己的手表调整到匈牙利时间。这意味着中国总理的行程,再次进入了一年一度的“‘16+1’时间”。
被称为“16+1”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此前已举办5次。但少有人知的是,为什么远在中东欧地区的16个国家,会与中国总理定期举行这一会晤?
当地时间11月27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的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李克强总理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与中国合作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为什么是我们16个国家每年与中国一起举行这样一次会晤?为什么这样一个机制可以持续举行5年?”在11月27日上午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上,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开场白中即提出了这个问题,并随即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欧尔班说,中东欧16国在地理和经济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单一、完整的区域,而中国所处的亚洲地区则正成为全球经济强有力的新引擎。
“我们共同认为,同中国合作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我想说,我们之间是互相尊重的平等合作关系。”欧尔班说。
事实上,本次在匈牙利举办的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可以说是“16+1合作”重新回到了起点,但同时也是一次再出发:2011年,正是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办的第一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拉开了“16+1合作”的序幕。从次年举办首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至今,重返布达佩斯的“16+1合作”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
在11月27日的致辞中,李克强总理以“春华秋实”形容“16+1合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5年来,“16+1合作”制定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搭建起20多个机制化交流平台,规划出匈塞铁路、“中欧陆海快线”、“三海港区合作”等重大项目,推出200多项具体举措。投资、贸易、旅游等领域合作均呈现快速增长。
更重要的是,“16+1合作”正在全面助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各自发展。过去五年,中国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效益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中东欧国家成功应对欧债危机冲击,近年来实现了3%以上的增长,是欧洲经济圈最耀眼的一个板块。
“我们之间的合作取得了超出预期的丰硕成果。‘16+1合作’不仅互利双赢,而且有利于地区平衡发展、有利于欧洲一体化,也有利于世界和平。”李总理说,“中国支持中东欧16国当中一些国家加入欧盟的意愿,也尊重他们加入其它组织、参与其它区域合作的行为。”
“16+1合作”是跨区域务实合作的“孵化器”
李克强在致辞中进一步阐述了“16+1合作”的意义。他说,“16+1合作”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顺应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呼声,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跨区域合作机制。
“中国与中东欧16国虽然分处亚欧大陆两端,地理相距遥远,但我们彼此之间政治互信、经济互补,合作潜力巨大。”李克强说,“‘16+1合作’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之策,是跨区域务实合作的‘孵化器’,有利于促进中欧关系更均衡发展。”
李克强提出,下一步,“16+1合作”要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同中东欧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做大经贸规模,做好互联互通,做强创新合作,做实金融支撑,做深人文交流。
“我们之间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不排斥第三方,欢迎更多第三方加入,让‘16+1合作’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李克强说。
中国总理的致辞,得到了与会中东欧国家领导人的积极回应。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说,中国—中东欧合作已经在中欧关系框架内得到极大发展,并且内涵越来越丰富,动力越来越强劲;黑山总理马尔科维奇表示,“16+1合作”有助于加速挖掘各国发展潜力;波兰总理希德沃称赞,“16+1合作”是一个“毋庸置疑的成功”。
当天晚些时候和次日上午,李克强总理还在繁忙日程中分别一一会见了出席本次会晤的中东欧国家总理。而在此前历次“16+1”领导人会晤期间,这项安排已经成为了一个“规定动作”。
本次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结束后,欧尔班总理在会见记者时表示,过去5年,“16+1合作”形成了一个“成功的故事”,不仅让中国与中东欧16国共同获利,而且让整个欧洲、欧盟都从中受益。
李克强总理则以记者会所在的佩斯音乐厅巧喻“16+1合作”的前景。他说:“久负盛名的佩斯音乐厅几经重建,但始终保持原有架构。我们的‘16+1合作’也同样如此,虽然不断创新,但会始终保持我们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基本原则。我们今天在这个音乐厅已经奏响了‘16+1’新的乐曲,希望未来我们之间的合作,奏出更加华美的乐章。”
原文转自:中国政府网
原文链接:http://www.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