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 模拟训练法能够(  ) 
A.提供互教互学的机会 
B.让学员掌握更多业务知识 
C.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D.让学员掌握更多理论知识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C(P192~193)
【解析】模拟训练法以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将实际工作中可利用的资源、约束条件和工作过程模型化,学员在假定的工作情境中参与活动,学习从事特定工作的行为和技能,提高其处理问题的能力。 
2 [单选题] 头脑风暴法的优点不包括(  ) 
A.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B.有利于解决学员工作中的困难 
C.挑选讨论主题的难度小 
D.有利于加深学员对问题的理解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C(P192)
【解析】头脑风暴法有以下几个优点:培训过程中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大大提高了培训的收益;可以帮助学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培训中学员参与性强;小组讨论有利于加深学员对问题理解的程度;集中了集体的智慧,达到了相互启发的目的。 
3 [单选题] 管理者训练适用于培训(  ) 
A.核心管理人员 
B.高层管理人员 
C.技术管理人员 
D.中低层管理者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D(P193)
【解析】管理者训练法一般采用专家授课、学员间研讨的培训方式,适用于培训中低层管理人员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知识,提高管理的能力。 
4 [单选题] 针对(  )的培训开发,应采用讲义法、项目指导法、演示法、参观等培训方法。 
A.基础理论知识 
B.创造性 
C.解决问题能力 
D.技能性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A(P197)
【解析】与事实和概念(即旧教材中提到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培训相适应的培训方法,包括讲义法、项目指导法、演示法、参观等。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训相适应的培训方法,如案例分析法、文件筐法、课题研究法和商务游戏法等。与创造性培训相适应的培训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形象训练法和等价变换的思考方法等。与技能培训相适应的培训方法,如实习或练习、工作传授法、个人指导法和模拟训练等。 
5 [单选题] (  )又称T小组法,简称ST法。 
A.案例分析法 
B.管理者训练 
C.头脑风暴法 
D.敏感性训练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D(P193)
【解析】敏感性训练法又称T小组法,简称ST(Sensitivity 
Training)法。敏感性训练要求学员在小组中就参加者的个人情感、态度及行为进行坦率、公正的讨论,相互交流对各自行为的看法,并说明其引起的情绪反应。 
6 [单选题] 由于涉及的工作对象和内容的不同,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可分为具体考评程序设计和(  ) 
A.管理的方法设计 
B.绩效管理内容设计 
C.绩效管理目标设计 
D.管理的总流程设计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D
【解析】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由于涉及的工作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可分为管理的总流程设计和具体考评程序设计两部分。总流程设计是从企业宏观的角度对绩效管理程序所进行的设计,而具体程序设计是在较小的范围内,对部门或科室员工绩效考评活动过程所作的设计。 
7 [单选题] 在绩效管理中,一般以上级主管的考评为主,所占比重约为(  ) 
A.30%~40% 
B.40%~50% 
C.60%~70% 
D.80%~90%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C
【解析】在上级考评中,管理人员(上级)是被考评者的上级主管,他对被考评者承担着直接的领导管理与监督责任,对下属人员是否完成了工作任务,达到了预定的绩效目标等实际情况比较熟悉了解,而且在思想上也没有更多的顾忌,能较客观地进行考评,所以在绩效管理中,一般以上级主管的考评为主,其考评分数对被考评者的评价结果影响很大,约占60%~70%。本考点在新教材中已删除。 
8 [单选题] 上下级之间的(  )关系是企业绩效管理活动的基本单元。 
A.考评 
B.引导 
C.沟通 
D.协作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A(P224)
【解析】上级主管与下属之间所形成的考评与被考评的关系,是企业绩效管理活动的基本单元。 
9 [单选题] (  )一般是在绩效管理初期进行。 
A.绩效考评面谈 
B.绩效总结面谈 
C.绩效计划面谈 
D.绩效指导面谈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C(P270)
【解析】绩效计划面谈是指在绩效管理初期,上级主管与下属就本期内绩效计划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实现目标的措施、步骤和方法所进行的面谈。 
10 [单选题] (  )是将考评期内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与绩效计划的目标进行对比,寻找工作绩效的差距和不足的方法。 
A.水平比较法 
B.横向比较法 
C.纵向比较法 
D.目标比较法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D(P275)
【解析】分析工作绩效的差距和不足,具体有以下三种方法:(1)目标比较法;(2)水平比较法;(3)横向比较法。其中,目标比较法是将考评期内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与绩效计划的目标进行对比,寻求工作绩效的差距和不足的方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