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培育“工匠型”人才见成效
“三项工程”齐推进瞄准“双高”铸匠才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培育“高素质、高技能”工匠型人才侧记
阳春三月,郑州郑东新区的高校园区绿意盎然,占地1160亩的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焕发出勃勃生机:白里透红的樱花夹道开放,遥相对望的蛙鸣湖与荷花池流光溢彩,令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作为100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之一,紧紧抓住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内涵建设为中心,着力打造学院核心竞争力。从去年开始,学院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程、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工程”(以下简称“三项工程”)为抓手,围绕产业升级转型,精准发力,以“高素质、高技能”为培养目标,培育、铸造精益求精的工匠型人才,为我省“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提供人才支撑。
“三项工程”推动创新发展
2016年,是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全院师生启动全面综合改革的起始之年。
年初,学院谋划出台了“三项工程”实施方案。这是学院结合实际,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提出的三项重点工程建设。“实施‘三项工程’,重在内涵建设,蓄集发展能量,提升办学水平。”党委书记李四清说。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着力构建品牌显著、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通过打造一批品牌特色专业,搭建教学资源建设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课程优化改革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活动,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诊断系统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等系列措施,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面提升学院教学质量。
“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程”重点是加强“第一课堂”建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提升教师职业精神,加强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等;注重“第二课堂”建设——开展学生校园文化、社团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强化“第三课堂”(“双自课堂”)建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培育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的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工程”主要是充分利用并整合学院现有资源,建立招生就业、团委、学生管理、教学、科研等相关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创业意识与技能培训,营造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全方位推动创新创业。
为稳步推进“三项工程”,学院精心谋划、广泛动员、制订方案、狠抓落实,并分别成立了三个领导小组。小组组长由学院党委书记李四清和院长李桂贞担任。
方案出台后,“高素质、高技能”工匠型人才培养就有了核心抓手,工作内容分工明晰,工作方法项目化,使学院工作重点突出,各项工作及时跟进,以点带面推动各项事业全面提升。
学院以“三项工程”为抓手,从去年开始,计划三年时间投入资金2.5亿元,打造1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建成3个校企合作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2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成8门以上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成2个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中心;牵头组建1个骨干职业教育集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共建3个以现代学徒制培养为主的特色学院;以市场为导向多方共建2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支持学生社团活动;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教学质量是学院的生命线,重点体现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工匠型人才。”院长李桂贞说,学院不断深化专业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深化校企融合,推进基础建设,创新社会服务机制,推动信息化建设和完善内部管理,促进学院创新发展。
打造名师助推教育教学
去年1月19日至22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特邀德国职业教育教学专家托马斯·胡格来校,对教师开展为期4天的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学院领导、教学管理人员、骨干教师等150余人参加了这次培训,他们受益匪浅。
“学习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之后,我深切体会到,‘注重学习过程的教学方式’有多么重要。教师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组织,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把传统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式学习,使学生读书有兴趣,学习有乐趣。”机电工程系教授胡世超说。
李四清认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学院强化师德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引导广大教师恪守职业道德,潜心教书育人。
学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展多种形式、多维度的师资培训活动,建立“双师制”教师培训基地,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全面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一批名师脱颖而出:音乐学院雷红薇教授获河南省高校教学名师奖;工商管理系田嘉副教授获全国“KAB创业教育培训师资格”,成为全省唯一获此资格的培训师;涂勇副教授荣获第五届“河南省技术能手”,成为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集训队指导专家。2016年,学院派出人员分两批前往美国、加拿大和韩国进行学习、考察,多所国外大学和一些国际合作交流团体来学院进行访问和洽谈,并签署合作协议,为师资队伍拓展国际化视野、引入国际化标准奠定了坚实基础。
名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带动招生与就业质量。去年,学院新生报到率94%,比2015年上升2.16%;专科文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高于全省其他高职院校;单招报名人数为7243人,居全省第一;招聘月活动为毕业生提供1万多个岗位,实现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丰收”。在“全省高校口碑调查”中,学院位居全省专科院校首位。
春风雨露培育人文素养
去年5月,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开通“院长信箱”,累计收到近500封学生来信,信件所反映的问题80%以上得到及时解决。同一年,“院长晚餐会”也成为常态化活动,增加学生与校领导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两项措施拓宽了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渠道。
“学校有必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不断改进工作,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李桂贞说,学院培养学生,让他们既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兼有综合人文素质。
漫步校园,随处可以感受到学院培育学生人文素质的氛围。
人文道德大讲堂自2013年创办以来,已经成为学生接受人文关怀和人文教育的舞台。仅在2016年,学院就举办了21场讲座,听讲师生超过6000余人次。陈燕萍老师主讲了《校园礼仪伴我行》,马金伟老师主讲了《凝聚道德正能量,传播文明好声音》……这些传播正能量的讲座深受热捧。
社团是学生充分发挥特长、彰显个性的载体。学院自1983年成立第一个社团——晨曦文学社以来,全院共有38个社团,成员达4000多人。学院每年都要举行社团文化节,各社团根据自身特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去年社团文化节持续2个月,吸引众多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催化剂”。
人文素养离不开读书。学院已经举办了五届书香校园读书月活动,每届参加的人数和活动场次都一年比一年多。去年读书月活动期间,学生社团还举办了多种大赛,评选出15名“读书之星”,激发了学生阅读热情。
学院利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邀请了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王中山来校作了题为《中国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讲座,学生既了解到古筝艺术发展史,又欣赏了优美动听的演奏。学院还邀请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的艺术家来校表演《挑滑车》《秦琼观阵》《铡美案·大堂》经典京剧折子戏,让学生感受国粹之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情操,有利于培育人文素养。
各项活动如春雨润物般悄然提升着学院学生的人文素养,机电工程系学生李蓓蓓 说:“初到富士康,我就被安排在重要岗位上。”据富士康集团人事部主管介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人文素养显然高于其他员工,以至于集团各部门都争先选用该校的毕业生。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程的成效在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仍然还在持续发酵。
精准扶持助力创新创业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烹饪食品系学生马银戈的自主创业项目是“郑州青葱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去年获得省政府扶持资金5万元。根据学院相关政策,学院对获批项目等额配套5万元帮扶基金。
马银戈是众多创新创业学生的一个缩影,是学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工程”的受益者。学院一直引导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本次获政府专项资金扶持的项目是从学院众多帮扶项目中遴选出的具有良好成长性的创业项目。
学院为支持学生创新创业,配套出台了《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帮扶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办法》,为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有利条件,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品牌。
去年,学院选派8位教师参加由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举办的河南省SYB创业师资格培训。在国家级培训师的指导下,他们熟悉并掌握了培训学生创业的能力与技巧。这些老师已完成18个教学班、1050人次的GYB和SYB培训任务,把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吸纳进来,帮助他们实现创新创业梦想。
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学院开办创业大讲堂,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创业成功人士,树立信心,积累知识。“阿五美食”董事长樊胜武、“南北公馆”创始人许爱丽等一批创业精英被邀至创业大讲堂,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创业热情。
2016年,学院创新创业硕果累累:科技创新比赛、创业项目屡获大奖,学生创业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这一年,质量立校,‘三项工程’纵深发展。”2017年元旦之际,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四清、院长李桂贞在共同发表新年贺词中说,学院将瞄准“高素质、高技能”工匠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正以饱满的精神,勇立潮头,谱写创新发展的新篇章!(豫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