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 一般来说,最能准确地反映人的内心状况的身体语言形式是(  )。 
A.目光 
B.面部表情 
C.姿势 
D.空间距离 
参考答案:A 
2 [单选题] 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属于(  )距离。 
A.公众 
B.社交 
C.个人 
D.亲密 
参考答案:C 
3 [单选题] 在喜欢的影响因素中,(  )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 
A.熟悉 
B.互补 
C.邻近 
D.竞争 
参考答案:B 
4 [单选题] 熟悉能增加喜欢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  )。 
A.指数关系 
B.线性关系 
C.U型曲线 
D.倒U型曲线 
参考答案:D
5 [单选题] 喜欢是(  )的人际吸引。 
A.中等程度 
B.最高程度 
C.较低层次 
D.最低层次 
参考答案:A 
收起笔记 
6 [单选题] 在他人作用下,引起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变化的现象,称为(  )。 
A.印象管理 
B.社会影响 
C.人际吸引 
D.互动 
参考答案:B 
7 [单选题]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  )。 
A.印象管理 
B.社会感染 
C.人际吸引 
D.从众 
参考答案:D
8 [单选题] 群体规模影响从众行为,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一般在(  )时,影响最大。 
A.1~3人 
B.3~4人 
C.4~6人 
D.10人以上 
参考答案:B 
9 [单选题] 从众是一种(  )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 
A.被动地 
B.主动地 
C.积极地 
D.有效地 
参考答案:A 
10 [单选题] 性别与从众之问的关系是(  )。 
A.女性更容易从众 
B.男性更容易从众 
C.男性不容易从众 
D.没有明显的、确定性的关系 
参考答案:D 
11 [单选题] 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叫(  )。 
A.社会促进 
B.利他 
C.社会懈怠 
D.从众 
参考答案:A 
12 [单选题] 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其效率比单独活动时低的现象,称为(  )。 
A.从众 
B.社会抑制 
C.利他 
D.社会促进 
参考答案:B 
13 [单选题] 在有人陪同的活动中,个体会感到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的效率,这是(  )。 
A.结伴效应 
B.观众效应 
C.比较效应 
D.淘汰效应 
参考答案:A 
14 [单选题] “优势反应强化说”认为,他人在场,个体的动机水平会提高,因此(  )反应易于表现。 
A.优势 
B.弱势 
C.复杂 
D.简单 
参考答案:A 
15 [单选题] 已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即可做出的反应称为(  )。 
A.促进反应 
B.懈怠反应 
C.优势反应 
D.弱势反应 
参考答案:C 
16 [单选题] 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而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称为(  )。 
A.暗示 
B.模仿 
C.感染 
D.社会促进 
参考答案:B 
17 [单选题] 塔尔德在“模仿律”中指出,“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这被称为(  )。 
A.结果律 
B.几何级数律 
C.下降律 
D.先内后外律 
参考答案:D
18 [单选题] 
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以及动作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其接受影响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示意的方式去活动,叫(  )。 
A.社会促进 
B.模仿 
C.感染 
D.暗示 
参考答案:D 
19 [单选题] 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暗示者的个人魅力 
B.环境 
C.被暗示者的人格 
D.暗示者的血型 
参考答案:D 
20 [单选题] 暗示刺激发出后,引起被暗示者相反的反应,称为(  )。 
A.反暗示 
B.反模仿 
C.逆反 
D.真暗示 
参考答案:A
C.学校 
D.单位 
参考答案:B
21 [单选题] 态度转变是在沟通信息与接收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要引发最大的态度转变量,这种差异应该(  )。 
A.适中 
B.较大 
C.较小 
D.最大
参考答案:A
22[单选题] 社会行为是由(  )引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A.社会因素 
B.现实生活 
C.周围环境 
D.即时情境
参考答案:A 
23 [单选题] 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一般会(  )。 
A.减少 
B.保持稳定 
C.增加 
D.受到抑制
参考答案:C 
24 [单选题] 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是(  )。 
A.归因 
B.态度 
C.动机 
D.情绪
参考答案:B
25 [单选题] 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E的含义是(  )。 
A.行为 
B.函数关系 
C.个体 
D.个体所处的情境
参考答案:D 
26[单选题] 关于利他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噪音等恶劣的环境会减少利行为 
B.助人的榜样,会增加人们的利他行为 
C.他人在场,往往会产生社会助长效应,对利他行为有积极影响 
D.长得漂亮的女人一般更容易得到男人的帮助 
参考答案:C
27 [单选题] 海德的态度转变理论是(  )。 
A.角色理论 
B.认知失调论 
C.平衡理论 
D.社会交换论 
参考答案:C 
28[单选题] 社会学习论的理论根源是(  )。 
A.心理分析 
B.行为主义 
C.认知理论 
D.人本主义 
参考答案:B 
29 [单选题] 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人际距离是(  )。 
A.个人距离 
B.社会距离 
C.公众距离 
D.亲密距离
参考答案:B 
30 [单选题] 一般来说,最能吸引人的人格品质是(  )。 
A.热情 
B.真诚 
C.善良 
D.智慧
 参考答案:B